112|52.1(2 / 2)

加入书签

周芸芸这个名字真良心啊

要光是这般也就罢了,偏之后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好几回。虽说没有头一次那般好,可到底是意外之财,哪个会嫌弃一来二去的,周家阿奶认定了周芸芸是她的金娃娃,每日里好乖乖的唤着,有啥好东西都只管往她怀里塞,只差没将她供起来早晚三炷香了。

“这样也不算差罢。”周芸芸伸手碰了碰额头,触手是纱布的感觉,有些疼,不过更多的则是晕。饶是如此,她还是慢慢的坐起了身子,抬眼往四下扫去。

她的房间,那可真的是这小山村里独一份的闺房。

就说她如今躺着的床,原木色的外表,仿佛裹了一层包浆,摸上去光滑无比,愣是连一点儿毛刺都没有,还透着一股子木头的清香。哪怕周芸芸本身并不了解木材,也敢肯定这必然是好东西。而这张床所用的木料,同样是来自于某次上山后的战利品,好像是她抱着树干就不放手了,阿奶实在没辙儿,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给弄回家的。那回倒是没给换钱,而是特地花了钱请木匠给打了这张架子床。

之后,许是为了配套,阿奶将仨儿子指使得团团转,愣是弄回来好几根看起来差不多,实质上差很多的木头来。这不,床头的小方桌并两把椅子两条凳子,还有床尾的两个大木箱子,以及靠墙处的那个双开门衣柜,都是后来让人打的。

尽管这样的闺房仍不能同自己前世相比,可周芸芸明白,阿奶已经竭尽全力给了她最好的一切。

好幸福

周芸芸捂着心口,那里暖暖的,又有点儿涩涩的。她想要这一切,又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偷,偷走了本不属于她的东西。

“芸芸。”

忽的,房门被推开了,憨厚汉子周家阿爹端着个大海碗,小心翼翼的走到了床榻跟前,将碗轻轻的放在了床头的小方桌上,这才搓着手心退到了几步开外,遥遥的虚指着床头道:“刚熬好的鱼头汤,芸芸你多吃点儿,对身子好。”

周芸芸抬眼看向阿爹。

自家阿爹是真的憨厚,憨中带傻的那种。可他对闺女也真是掏心掏肺的好,想亲近又怕惹了嫌弃,每回见着闺女都是一副赔小心的模样。

没法子,原主心气高,又被阿奶打小宠溺到大,尽管她本性不坏,可也难免会使点儿小性子,瞧不上空有一身力气却没脑子的憨爹,不想同他亲近,还颇有些嫌弃他。哪怕憨爹费了大工夫得了稀罕玩意儿,眼巴巴的给她送过来讨他欢喜,她也总是不咸不淡的,甚至还埋怨憨爹弄脏了她的闺房。

略掩了掩心头的酸涩,周芸芸梳理了一下思绪,这才不急不缓的道:“阿爹,你搬了椅子来我跟前坐,咱们说说话。”

“你喝,趁热先把汤给喝了。阿爹不坐,省得弄脏了。”憨爹笑呵呵的看着闺女,见闺女没像以往那般嫌弃自己,就已经乐不可支了。

周芸芸又劝了一遭,憨爹怕她生气,到底还是搬了椅子遥遥的坐下。

“阿爹可是一回来就去炖汤了用了饭不曾”周芸芸努力模仿着原主的口气,可惜一般原主只会对阿奶好声好气的说话,从不曾对憨爹如此。

倒是憨爹听了这话,高兴极了:“阿爹不饿,待会儿再去逮几尾鱼,养在缸子里,天天给芸芸炖汤喝。”

周芸芸心道,这会儿都深秋了,水凉得很,憨爹所谓的逮鱼,那可真是下到河里碰运气逮鱼,时间长了,铁打的人也受不住。

“阿爹,以后别去了,水凉,仔细冻着。”

这话一出,憨爹立马低下头不吭声了,他只觉得自己一点儿本事都没有,想对闺女好都想不出法子来。

见状,周芸芸也无奈了。又想着若是冬日里吃鱼更难,提前捉几尾回来养着也不错。她在现代就是个厨子,虽说主攻的是中式点心,可家常菜自然也不在话下,鱼是好食材,常备着些也好。

这般想着,周芸芸就给阿爹出主意:“阿爹要逮鱼也成,回头多搓些草绳,做个简易的网兜子,在河边上捞鱼就好了,千万别下水。”

“好好,听芸芸的。芸芸喝汤,快些喝。”

周芸芸伸手拿了大海碗,沉甸甸的,再一瞧,这哪里是鱼头汤,里头还有好些个炖烂的鱼肉。周芸芸先喝了一口,汤水温温的,不烫嘴,微微有点儿咸味并满嘴的鲜香,出乎意外的好喝。一个没留神,一大海碗见了底。

眼瞅着闺女把汤都喝完了,阿爹才伸手将碗接了过去,乐呵呵的走出了房门。

等把碗搁回了灶间,周家阿爹一瞅,灶台上剩下的那碗汤呢正拿眼神四下寻着,冷不丁的,自家婆娘就从斜刺眼里冲了出来。

“你熬鱼头汤就熬呗,还把鱼肉一并搁里头炖烂了,你存心的是罢连一口鱼肉都不留,累得我儿子只能喝剩下那碗汤芸芸是阿娘的心肝,可咱们呢这会儿你又要往哪儿去眼瞅着就要开饭了,你走了哪个会给你留饭就算你不吃,回头倒是拿到房里给咱儿子吃呢”

眼见自家男人除了憨笑啥都不会,周家阿娘只觉得心口阵阵发疼,一个没忍住就扬起嗓门怒吼:“我怎么就瞎了眼,嫁给了你这个没用的东西”

灶间就在周芸芸斜对面,阿娘的话顺着风飘了进来,她隐约听到了几句,无奈的叹息一声。其实,阿娘这人也不坏,就是心眼儿多得很,惯会算计,又因着成亲多年只得了独一个儿子,素日里宠得要命,只恨不得将周家其余人都轰走了,把所有的钱粮都留给她的宝贝儿子。

怎么说呢,周芸芸既不像原主那般讨厌阿娘,可同样也喜欢不起来。好在她有阿奶和阿爹疼着,小日子过得极是舒心,倒也用不着太在意阿娘的态度,左右那是她亲娘,再怎么偏心眼儿也不至于害了她。

不过,有个事儿却得提前思量起来了。

原主一心想从村里出去,打算嫁到镇上过好日子。可周芸芸在现代就是在大城市里打拼的,早就厌烦了都市生活,倒是格外的向往乡下的田园生活。恰好,周家所在的小山村背靠大山食材丰富,阿奶和憨爹待她极好,不短吃也不短穿。周芸芸自是歇了离开的打算,只想着能否重操旧业,做些糕饼点心,自己吃也成,拿去镇上卖的话,家里也能多添个进项。

仔细盘算了一阵子,周芸芸愈发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农忙时节已经过去了,地里的粮食别说收了,晒都晒好了,如今都收到了粮仓里。这会儿还是深秋,尚能寻出些活计来,等再晚些时候,怕是村里好多人都会去镇上打个短工。往年憨爹也去,偏他人老实,出去做活不惜力气,还舍不得花一文钱。

周芸芸思忖着,等伤好了先做些点心试试手,到时候也好让阿爹搭把手,帮忙生个火揉个面团之类的。既能省了自己不少事儿,也能把阿爹留在家里,省得他出去累死累活的给人下苦力。

第oo2章

尽管农忙已过,可在周芸芸看来,这一大家子的人就没有真正闲下来过。哪怕地里的活儿干完了,可随着冬日的临近,要忙活的事情还是有很多。譬如检修房屋,查看是否有漏水漏风的地方,将去年的冬被棉衣拿出来翻看洗晒,再有就是囤积大量的柴火好过冬。要是再有心点儿,还可以多准备些腊肉干货好过个丰盛的大年。

要忙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别说周家成年的男丁女眷们了,就连在周芸芸看来无疑是童工的堂弟堂妹们,也得帮着大人做不少活计,起码最简单的洗晒,大人是不管的。

整个周家,唯有周芸芸一人是真正闲着的,每日里就是吃喝拉撒睡,美其名曰养伤。

其实周芸芸头上的伤并不算严重,甚至都不怎么疼,麻烦的是只要一起身就伴随着阵阵晕眩感。无奈之下,她只能每日里躺在床榻上,侧过头去瞧窗外那巴掌大点儿的地方。

周芸芸的房间位于整个周家院子的最前方,阳光极好,从天明破晓直到太阳下山,她基本上都沐浴在阳光之下。窗户外头就是周家的晒坝,没遮没挡的,不过因着周家位处整个山村的最南面,位于大青山悬崖峭壁之下,以至于除了周家的男女老少外,压根就没人会来这里。

从屋里看向窗外,周芸芸目光所及,只能看到对向的灶间里,时常人进人出的,再就是放在灶间外墙屋檐底下的四口半人多高的太平缸了。

好无聊

即便有好吃好喝的供着,这样的日子也无聊透顶。</br></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