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2 / 2)

加入书签

盘算了一下时间,熬一锅麦芽糖不费甚么工夫,左右都是做惯了的活计。正好趁着熬糖浆之际让大伯他们多做些花灯,她本人则是用细粮做些绿豆糕、白糖糕之类的点心。等麦芽糖熬好了,回头她亲自上阵画糖画,最好能把糖画转盘做出来,略带点儿彩头生意才会兴隆。

等周家阿爹把小姑姑一家送出村子又返家时,周芸芸已经差不多拟定好了计划,又细细梳理了一遍,见没甚么问题才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周家阿奶。

周家阿奶一脸的诧异:“去青云镇不能在青山镇吗正月里哪儿都有庙会,干啥跑那么远”

“也不是非要去青云镇,只是青山镇离咱们村子太近了,先头咱们还说家里没粮食要高价买粮,结果一回头咱们就起了点心”周芸芸苦笑连连,点心糖块都是实打实的粮食,偏生这年头还会为了丁点儿粮食闹出人命。

若只一次,倒没甚么。可依着周芸芸的想法,他们家今年指不定就要靠这些吃食买过活了。青山镇离杨树村实在是太近了,要是三不五时的就往镇上跑一趟,难保不会碰上村里人。去年那阵子也就罢了,今年村子里的地都没化冻,再往镇上粮食做的点心糖块,可不是招人惦记吗

周芸芸可没忘记前段时间在去青山镇的路上被洗劫一空的村人。

“阿奶,咱们回头可要小心着点儿,最好能寻到一个好借口,方便咱们一趟趟往镇上跑,还能不引人怀疑的。”冷不丁的,周芸芸想起了今个儿早些时候看到的孟秀才,他当时背着个四四方方的书箱,看着也是往村外走的,去做甚么

愣神间,就听周家阿奶沉声道:“是该这样,免得回头让人惦记上。要不索性别往村里走,绕段路避开。”

绕路倒是容易,毕竟村子外头又没围墙栅栏的。可杨树村是依山而建的,想要绕出去就必然要经过一小段山路。虽说已经是正月里了,可周家人却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意儿,毕竟谁也不知晓狼群还会不会下山。

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好法子,周芸芸索性先去忙着熬糖浆了,周家阿奶也吩咐余下的人赶紧编花灯,又琢磨着既是要做花灯就少不了要糊纸,可纸这般金贵的东西周家肯定是没有的,甚至整个村子估计也就两位秀才家里有,即便是有人家也不会拱手相送,因此只能到时候带上光秃秃的花灯去镇上买纸再糊上。

等临近傍晚时分,周家大伯他们6续赶回家时,家里头已经忙得热火朝天了。

熬糖浆做糖块、揉面发面做点心、削竹子编花灯

样样都需要人手帮衬,索性周家最不缺的也是人了。可既要做吃食,就难免会有动静和味儿,尤其熬糖浆有一段时间不能熄火,更是闹得全家都胆战心惊的。万幸的是,直到糖浆熬好,连点心都做好了,周家仍一切太平,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考虑到这一回是去更为富庶的镇上吃食,周芸芸在做糖块点心时,除了讲究味道正宗外,在外观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以往的糖块都是熬成一大块,然后再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就跟一溜儿的麻将牌似的。这一回周芸芸特地叫阿爹抠了个模子,趁着糖还热乎的时候,扣到模子里成型,一下子就弄出了不少形状来。

圆的、扁的、长条的、四方的

搁现代这就不叫个事儿,不过这年头,还是在乡下地头却是极少见的,君不见周大妞拿来的点心全是四方形的。除此之外,周芸芸还让竹编手艺最好的二堂哥编了一溜儿的小篓子小筐子,全是带了小盖子的,约莫成人的巴掌大小。一个小篓子顶多能搁三五块糖,小筐子略多些也不过能放七八块,不顶用却别有一番趣味。

点心也是同样的方法,在确保味道不变的前提下,周芸芸改良了它们的外观。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可谁让瞧着就上档次呢之后在大堂嫂的建议下,又给小篮子小筐子系上了大红的络子,打眼一瞧就透着股喜庆。

唯一略有些遗憾的是糖画没成,连糖葫芦都因为缺少野果子暂且搁置了。好在周芸芸又另外想了个辙儿,叫二堂哥削了不少手指头长短的竹签子,直接戳在糖球上,再在外头裹一层糯米纸,变成了简易版的棒棒糖,插在上宽下窄的小篓子里,别提多可爱了。

周家阿奶左瞧瞧右看看,虽说没看出个名堂来,却是一叠声的夸着周芸芸:“先还不觉得有甚么,这会儿一看,哟,真跟糕点铺子的一样,回头一准儿能上好价钱”</br></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