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给我们讲节课吧(1 / 2)

加入书签

张谷道“实现起来不难,这种精细化缝合,更多是思路上的转变,实操上并没有提高难度。”

向建华听到这句话,心里反而觉得稳妥了。

张谷之前好几次开发出的术式、操作技巧等,都具有很高的操作难度。直到开发出吻合器后,才将吻合难度降低。

之后,才具有了推广的可行性,才有了培训基地。

这次的降落伞式连续缝合,只要不提高操作难度,又能增大吻合缝合优势的话,那就具有推广价值!

向建华拿着资料,仔细看了半天。

最终一拍桌子“走!我跟你去肝胆胰外科,实践实践。”

实践出真知。

向建华也心痒痒了,这种新的吻合缝合方式,究竟能有多大优势?

两人直奔肝胆胰外科而来。

……

姚裕森正出了办公室,就看到张谷带着向建华,气势汹汹的冲过来。

再联想到之前,张谷悄悄在他们科、手术室蹲了两天……

姚裕森心脏一抽,该不会是张谷偷偷发现了什么大问题,给大领导汇报,现在是来训斥来了?

没等姚裕森想太多,向建华就道“小姚,什么时候有胆肠吻合手术?”

姚建华愣了下,反应过来,似乎不是来找事的?

他下意识回答道“现在就有一台,算算时间,应该快做完了。”

向建华看了张谷一眼“正好。”

两人叫上姚裕森,来到六楼手术室。

一路上,向建华都在和张谷聊关于降落伞式缝合吻合的事儿。

姚裕森也渐渐回过味来了,心里渐渐兴奋起来!

新的吻合缝合方式!

听向主任和张谷医生所说,似乎这种缝合吻合,能解决很多问题,比现有的缝合吻合方式有着很大优势。

这太棒了!

姚裕森作为肝胆外科主任,看着肝胆外科始终发展不起来,甚至沦落到现在,只占据一半的楼层,越来越萎缩,他也很着急。

他无比迫切的希望,肝胆外科能前进、发展、进步。

只要能往前迈上一步也是好的。

三人来到手术室。

此刻,手术台上,胆道结石手术的取石部分刚刚结束。

正要到缝合吻合部分。

姚裕森这个科主任上去叫停,做主刀的副主任和几个副手,都诧异的看过来。

“向主任和张谷医生要接手手术,你们在旁边看着,好好学学!”

手术团队的这几人,有点莫名的走下了手术台。

这都到最后吻合部分了,这台手术做的也挺顺利,没有出什么意外啊。怎么就要被接手了?

难道是向主任有什么新的手术心得?

向建华和张谷则换上手术服,走上手术台。张谷为主刀,向建华为副手。

看到这一幕,手术团队这些人有点懵逼了。

连向主任都沦落到做副手了?

向建华道“张谷,你说怎么办吧,我全力配合你。”

听到这句,姚裕森等人更是心里复杂,能让向建华配合,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们更好奇的看向张谷,到底张谷要做什么术式?

“给我5-0可吸收缝线。”

向建华递来。

张谷采用双线头,从吻合口的左侧开始,连续缝合后壁,胆边距两毫米,肠管边距三毫米,针距三毫米,始终保持空肠和胆管断端有五到十厘米的操作空间距离。

“向主任,帮我用神经勾,收紧缝线。”

向建华照做,眼里一直盯着张谷的动作。

他要看看,张谷的这种降落伞式连续缝合,和普通的连续缝合,差别到底在哪里。

只见张谷用右侧针线缝合前壁,至两线汇合打结,一层一层,仿佛降落伞似地。

看到这,向建华看出点端倪来了。

普通连续缝合,是在左右两侧各缝一针打结,然后从左至右连续全层缝合。

而张谷这种降落伞式连续缝合,特点是不收紧缝线,前壁和后壁更加连续,整个过程中,一个结都不打。直到最后缝合完毕,才一并收紧缝线。

他一下就看出了这样做的好处。

一是打结减少,就意味着下针减少,这就保证了减少手术创伤,以及减少术后胆漏的几率。

二是不收紧缝线,就给缝合工作留下了足够多的操作空间,让整个操作不仅没有更难,反而还简化、更游刃有余了!让术者能花更多的精力,去做更精准的操作。

这几乎是带来了一连串的反应,有了精准操作和操作空间,术后也能不放置t管,不用担心胆汁外流的问题。

向建华看的,心中感叹万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