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四十二章 落后的加工水平(2 / 2)

加入书签

一行人进的第一个小制作间是做木模的地方,这里面倒是比较干净,就是些木料和加工木材的工具,并没有什么粉尘。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让沈炼将图纸在工作台上展开,又让老张头招来了加工木模的工匠继续商议起来。

这次要造的主要是后半截枪管,枪栓和子弹壳,至于前半截枪管,杨聪准备用现成的。

这铸造倒是跟后世没多大区别,就是先造木模,然后把木模埋细沙里面造沙模,然后把铁水倒进沙模,等铁水冷却凝固了,再把铸件从沙子里面挖出来便成了。

木模基本是按铸件外形来造的,不过,要考虑沙模建构和加工余量的问题,所以,造出来的木模跟最后的实物是有一定区别的,加工面都必须留余量,这样一来木模看上去就会比最后的实物厚实许多。

众人商议了一阵,便初步确定了木模的尺寸。

现有的枪管大概一指粗细,那么装子弹的铁壳就必须有一指半左右,不然管壁的强度就不够,同样的道理,枪栓大概要扩到两指粗细,而外面包裹的大枪管则要做到两指半左右。

这尺寸定下来以后木模加工倒是挺快的,因为木头比较柔软,用锋利的铁制工具去加工自然不费什么劲,一阵木屑飞舞,不到半个时辰时间,三个木模便造好了。

杨聪见状,不由微微点了点头,看样子,木模加工这块是没什么问题的,虽然工具比较落后,但并不影响火枪和火炮的批量生产,因为木模的需求量本就不大,而且这些工匠的加工速度也不慢。

接下来就是制作沙模了,也就是将做好的木模埋进铸造用的细沙里面,让细沙里面空出一个铸件外观的空洞来。

杨聪又跟着王宣和老张头一行来到铸造间里面,这里面其实就是几块沙田,也就是将地上挖几个如同田地般的方坑,然后填满铸造用的细沙。

这沙模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在沙田里面建模,用一些木板什么的辅助造型,这种一般是铸造大型铸件的时候使用的方法,而另外一种则是用各种木框装一些细沙来建模,这种一般是铸造小型铸件的时候使用的方法。

这次要铸造的后半截枪管,枪栓和子弹壳都属于小型铸件,自然是用后一种方法。

老张头稍微交待了几句,里面的工匠便取出几个木框,将里面填满细沙,然后浇上少许清水,增加细沙的粘合度,然后又将木模埋进细沙里面,使劲敦实,最后再取出木模,再仔细检查一下有没有细沙脱落,再修补一番,这沙模就造好了。

整个过程可谓一气呵成,三个沙模总共才花费了不到两刻钟时间,足见这些工匠都是相当熟练的老手。

沙模造好以后,外面的工匠便抬进来一小桶铁水,小心的浇铸在沙模里面,这铸造过程便差不多完成了。

接下来差不多要等一个时辰时间,等铁水自然冷却才能取出里面的铸件,杨聪也没闲着,他直接示意,让老张头带着他在这个打铁作坊里面转了一圈。

这一圈转下来,他眉头皱的更深了。

这时候的加工水平也太低了,整个作坊里面所有加工设备全是手工的,也就是说,加工基本靠手,不管是火枪还是火炮,基本都是纯手工打造。

纯靠手工制造六万边军精锐的装备,压力很大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