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惭愧的手段(2 / 2)

加入书签

见宋暘还跟他开起了玩笑,秦昇口罩下的嘴角两边一撇。

很好,有信心就好,人在心理上的力量很强大,起到的作用谁都不能忽略。

宋曦急急忙忙的离开病房,她还需要安排很多事情,并没有叮嘱秦昇什么话,坚信秦昇会尽全力的。

秦昇对着一旁傻眼的医生和护士招了招手。

“来帮忙把这些药剂停了撤去吧。”

两人并没有动作,护士根本没这个权利,那名医生正犹犹豫豫的掏出手机,估计是要给上级打电话。

秦昇倒也没意见,这确实是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

没想到宋暘却是挺着急的,他在秦昇的每一次施针之后,都有变好的感觉,他对活下去的希望更加执着。

“陈医生,配合他吧,我的情况我清楚,他也是医生不会乱来的,相信他,反正你们也没有办法了,不会再有比死还严重的情况,让他来,有什么事不会怪你们的。”

陈医生楸了眼望着他的护士。

“他说的对,照办吧。”

秦昇是通过正规手续进来的,宋家带来的人,中医的手段他们不太清楚,可以让他试一试。

宋暘虽然身中数弹,但除了脑部并没有其他致命伤。

完全是因为战地医疗条件不足,虽然得到应急处理,但由于长时间处于失血状态,结合一系列的原因,最终导致如今这个状况。

之前宋暘被送到治疗的地方,应该没有对大脑进行手术的条件,为了保住宋暘的命,所以先将其他部位的弹头取出,等送过来这里时已经晚了。

秦昇此时已经将被子彻底撇开,不停的施针。

护士挨到他身边,本来想帮他一把的,可反倒是妨碍了秦昇的手脚。

针灸她并不懂,打算帮忙递个针什么的。

可她没过一秒就退了出去,这个年轻中医拿针和施针的速度太快,她的眼睛都有点儿跟不上这种速度,更别说帮忙了。

秦昇被她妨碍了一下,却也没怪她,只是专注着施针,这几根针下手的地方,是被称为禁刺腧穴的几处。

禁刺腧穴,却也不是真的禁刺,讲究的禁刺问题,基本属于针刺的深浅问题,有这么一句话描述。

“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

“过之”即是指刺之过深。

所有的禁刺腧穴,必须是经验丰富,有足够造诣的人才能碰。

秦昇的每次下针,都让那位护士心惊肉跳。

虽然她只是个护士,不懂穴位,但是一些基本常识还是懂的。

那些位置,都属于人体要害,如果有什么差错,都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这个年轻的中医居然在这种地方下针,她只能用疯子来看待秦昇。

随着秦昇最后一针落下,便发现各方仪器的数值稳定下来,看宋暘面色情况,也变得不错,随后蹲在地上休息一会儿。

“陈医生,手术安排的怎么样了?”

“已经准备好了,但还需要等一等,持术医生刚刚赶到,正在确认手术方案。”

过了一会儿,宋曦拿着一个盒子进来。

“来了!是二十年份的人参提取出来的。”

秦昇打开瞧了一眼,就递给了护士。

“现在就用,静脉注射,还有,亢奋药物的药效应该差不多过了,给他安定10g静注,阿托品05g肌注,其他的术前准备确认一下好没有。”

这些都是镇定药物,让患者肌肉没那么紧绷。

等护士注射完药剂。

“准备转移去手术室吧。”

三十分钟后。

灸针捏在手指中,秦昇对着手术台上的宋暘说。

“我现在要用针刺麻醉法,当然,你是清醒的,可能还会感觉到一些疼痛,到时你一定要忍住,虽然有固定装置,但你最好一丝都不要动,否则有可能会前功尽弃。”

“如果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在保持头部不动的情况下,给点反应告诉我们。”

针刺麻醉,是针灸疗法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麻醉方法。

针刺麻醉是用手捻针或电针刺激某一穴位或某些穴位,以达到镇痛目的,使手术在不用麻醉药物的情况下进行。

优点是安全、无副反应,适用范围广,对生理功能干扰少,术后恢复较快。

缺点是镇痛不全,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肌肉松弛不足,往往给手术操作带来不便。

说来惭愧,虽然这种手段中医自古就有应用,但是第一位在世界上提出针灸用于麻醉这一设想的人,是韩国人宋台锡,于1955年将第一篇针刺麻醉的论文发表在rb的医学周刊上。

华夏自1958年起才对这种方法重视,往后三十多年,几乎各种手术如颅脑、五官、额面、颈部、腹部、四肢和垂危休克等病例,都先后用过针麻,有上万例的临床记录,成功率一般可达到80-90。

但是因为缺少应用上的规范管理,形成针麻的临床滥用,最终日渐减少,甚至到至今几乎不用。

当然,主要的因素就是这两大因素:第一个是并没有对针刺麻醉进行持续性的重视,第二个就是患者以及医院对麻醉的条件以及要求提高了,药物麻醉更为方便,随着经济的发展,价格大家也承受得起,所以这种廉价的麻醉法变得不再适用。

目前还在广泛应用的是,针药复合麻醉,尤其是在西欧北美,特别重视这方面的应用。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