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从前(2 / 2)

加入书签

她已经记不清段瑜之的那位亲戚是何种模样,只依稀记得那人好像是姓裴的。

“怎的又发呆了?”温菀伸手在阿蘅的面前晃了晃,却不见她的眼神有丝毫的变动,再低头看向桌上已经半冷的饭菜,叹了口气,左右阿蘅与她都是吃饱了的,随即让人将饭菜都给收了下去。

阿蘅好不容易从回忆中醒来,忽觉身边似是有了不小的变化,再定睛一看,她的面前摆着一杯清茶。

她看向面前对着她叹气的温菀,疑惑的问道:“姐姐?”

温菀点了点她面前的杯盏,停顿了一会儿,说:“我听常嬷嬷说,你这几夜睡得也很香,怎么到了白天就这么无精打采的?喝口茶吧,也好醒醒神!”

她眼中的担忧不容忽视。

阿蘅这时才知道自己追根溯源的做法,在旁人看来,是很‘与众不同’的。

只是她想要回忆起温如故的记忆,眼下就只有这一种做法,让她也别无他选。

闷不做声的低头喝了口茶,她也没有想好该怎么解释,干脆就以沉默面对温菀的担忧了。

小姑娘不打算说出来的事情,任凭旁人是如何旁敲侧击,最后也都是毫无结果的。

温菀从前也不觉得阿蘅这个性子有什么问题,可现在当她想要问阿蘅一些事情,却同样什么也问不出来的时候,心中还是感觉到了一丝郁闷的。

她不过是在潍州多待了些时日,从前那个在她面前又软又甜的小姑娘,怎么就变了模样呢?

是因为她终于长大了么!

温菀忽然觉得小姑娘一辈子都长不大,也挺好的。

夜里阿蘅独自入眠时,她看着眼前的帷帐,也不知是不是白日里喝多了茶水,明明都已经是月上柳梢头的时候,她依旧感觉不到丝毫的睡意,好像是真的失眠了。

阿蘅向来不喜欢有人在屋里守夜,因而此刻房间中只她一人。

她掀开被子坐了起来,于月光中又想起了温如故记忆中发生的那些事情。

命运长河中总有些事情是固定不变的。

也不知段瑜之出现在潍州的事情,是不是就属于固定不变的那一种。

她已经与段瑜之绝交,且再无和好的可能了的。

明明是因为那个人从头到尾都不怀好意,而且还会做出很可恶的事情,所以她才会提前及时止损的,然而当她想起他暴露真实面目之前的模样时,心中又忍不住生出愧疚来。

在很久之前,一切变故都还未发生的时候,他确实是对她很好的。

长久的静默之中,阿蘅终于酝酿出了一丝睡意。

临睡前,她还忍不住在想,倘若真的在潍州再度见到段瑜之时,她又该怎么对待那个人呢?

他是在那段委屈时光中,唯一一个给予温如故肯定的人。

虽然他承诺过的誓言都没有实现,可他做下承诺的那一刻,确实是给予了她温暖的。

怀着百般的纠结,阿蘅终于熟睡过去。

等她再醒来后,就发现祖宅中的氛围又发生了改变。

前几日还跟在诸位先生后面学习各种课业的温桓,忽然就表现出无事一身轻的态度出来,从早膳开始,就一直留在阿蘅的灵鹤苑中,其他的地方哪儿也不去。

原本一日三餐都陪着阿蘅的温菀却莫名的没了踪影。

下午时分,失去踪影的温菀总算是再度出现在了阿蘅的面前。除了她以外,温大夫人、温钰还有温杝也都来到了灵鹤苑。可以说温家祖宅中的主子,现在全都聚集在了阿蘅的灵鹤苑中。

阿蘅回头看向身后的温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否则大家怎么突然就齐聚一堂了,明明除了她以外,其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的。

温桓拍了下她的头顶,笑着说:“我们来潍州也有一段时间了,可阿蘅一直待在家中,就没有出过门。”

“恰好先生们这两天给我布置的课业是写上几首写景的诗,诗词总不是待在房间里,足不出户就能写出来的。我要外出观景,而小叔他们最近也很是空闲,商量之下便决定一起出门去,阿蘅在家里待了这么长时间,连大门都没有跨出去过,想来也应该是打算出门逛逛的吧?”

写诗是确有其事,但后面的话就是可以琢磨过的。

这还得从阿蘅前几天的魂不守舍说起。

在祖宅的这些时日里,与阿蘅相处时间最久的就是温菀了,她本身性格就格外的细致,对阿蘅那些魂不守舍的表现,她原本以为阿蘅是因为骤然离开京都的缘故,但一连数天,小姑娘的心情都不曾转好,这就让她觉得很是不对劲。

再加上小姑娘又不打算说出心里话,她只能估量着小姑娘不高兴的缘由,试试看的做出排解的方法。

眼下的全体出游,便是其中之一。

按照温菀起初的打算,她只是想让温大夫人带着她与阿蘅,去城外的寺庙烧香,留在半山腰上赏景观花而已。

她说出提议的时候,恰好赶上温杝也来给温大夫人请安。

温杝听说后,又问过她原因,在得知是因为阿蘅的缘故后,他就去找了温桓,一传二,二传三的,不止是温桓,就连温钰也都知道了她们打算出门游玩的事情。

最后就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全体出游。

温菀虽然一开始没有猜到会有如此的走向,但对最后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至于被所有人关心的阿蘅,她在听过温桓的话后,只是略微想了一想,便欣然的答应了下来。

被人关心的滋味总是格外的好,又何必要拒绝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