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大明忠勇伯(2 / 2)

加入书签

听了朱由检的话,袁崇焕微微皱眉道“陛下,数月前建奴已经攻破朝鲜,逼迫朝鲜王室投降建奴”

朱由检摆摆手道“那是朝鲜王室权宜之计,并非真心投降建奴,不会真心帮助建奴,但若建奴再次攻入朝鲜,恐怕朝鲜王室别无选择,所以你需要做的便是,不可再让建奴攻入朝鲜。”

历史上皇太极两次攻入朝鲜,第一次不算什么,朝鲜虽然向皇太极投降,但并没有给皇太极任何帮助。

可第二次,皇太极派出十多万大军,横扫朝鲜,大肆屠杀之后,朝鲜被逼完全投向后金,为后金了无数资源,甚至派出兵马帮助后金攻打大明。

朱由检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不但给镇守皮岛的毛文龙下了死命令,现在又给袁崇焕下达这样的命令。

只要二人左右牵制,皇太极是无法攻入朝鲜的,无论是袁崇焕,还是毛文龙,都不是好对付的,皇太极想两线作战,得想想后果。

“末将遵旨”听了朱由检的解释,袁崇焕立刻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当即领旨。

“很好,”朱由检微微点头,继续道“其三,朕要你尽快练出一支百战之师,一支可战胜建奴八旗的威武之师”

“臣,定不负陛下重望”

袁崇焕下定决心,达到山海关之后,便立刻着手编练兵马,而这也是他提出的五年复辽的最重要一环。

见袁崇焕如此表现,朱由检心中微微一笑,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宁铁骑恐怕就要诞生了,那可是一支强悍无比的军队。

若是一直由袁崇焕统领关宁铁骑,恐怕皇太极想攻破山海关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今九边将领之中,何人可领兵”安排好袁崇焕镇守山海关之后,朱由检将目光放到其他几个边关重镇。

袁崇焕微微迟疑,细细回想一会儿后,认真的道“启禀陛下,臣认为,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可但重任,还有蓟辽总督阎鸣泰谋略过人,可堪一用”

朱由检听了袁崇焕推崇的两人,不得不佩服袁崇焕的眼见不是一般的高。

历史上洪承畴对大明的影响,和袁崇焕差不多,也是个难得的帅才,可惜后来兵败被俘,最终投了后金。

至于阎鸣泰,虽然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作为,但也没犯什么大错,最主要的是资格高啊,挂职兵部尚书衔,少师等诸多职位,论资排辈,也不差孙承宗丝毫,袁崇焕在他面前也得叫声阎帅。

不过二人和袁崇焕一样,都是进士出身,文官职务,这让朱由检非常无奈,大明很多领兵将领,都是文官,要想文武分制,这些人就要成为武勋,其中又有多少人愿意呢。

“锦州总兵官祖大寿勇猛过人,可堪一用”终于说出一个真正的武将,祖大寿的确不错,也算是一名难得的大将之才,虽然后来降了后金,但也是形势所迫。

可惜还有不少名将没有被袁崇焕提起,不是袁崇焕眼高于顶,而是这些人还没展现他们的才华。

孙传庭、曹文诏、卢象升、左良玉

似乎这些将领都是因为和陕北乱民大战之中慢慢崛起的,不过朱由检可等不了这么多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