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朝堂大臣(2 / 2)

加入书签

“传旨,令侍卫上直军巡查皇城。”

“传旨,通政司立刻将这信任官员名单传到十三府。。”

连下数道圣旨之后,朱由检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乾清宫呼呼大睡。

于此同时,新任朝廷官员告示挂出,轰动整个京师。

“吏部尚书无合格者,由来宗道担任”

“户部尚书范景文”

“礼部尚书无合格者,由周延儒担任”

“工部尚书徐光启”

“兵部尚书孙承宗”

“刑部尚书路振飞”

“都察院左都御史施邦曜”

“都察院右都御史李邦华”

“”

看完名单之后,有人欢喜有人愁,一千多人报考,但名额只有三百二十六人,注定绝大部分人无缘高位。

“怎么可能没有我,我乃三朝元老”

“罢了罢了。。”

“试科哈哈哈。。”

“谁与老夫一同前往午门为名请命”

“徐光启,黄口小儿,何德何能担任尚书之职。”

“老夫将筹资从建东林学院,何人愿与我一同前往”

“我当归隐讲学”

正如朱由检所料,名单公布出来,立刻引来一大批人的不满,特别是那些明神宗时期就是朝中大臣的老资格,有的要联合前去午门请命,而有的直接决定回家开学堂,讲经意,不服之色尽写脸上。

“来人,将这些妖言惑众,污蔑朝廷大员者拿下”

“魏党余孽,还敢造次,拿入诏狱”

东厂和锦衣卫出动,将闹得欢的几人拿入大牢,不满之声立刻停息,没人敢以身犯险,特别是厂卫横行的年代,一旦被厂卫盯上,不死也脱层皮。

朱由检可没有耐心和这群自命不凡的腐儒讲道理,对于这些只会动嘴皮子,争权夺利的腐儒,能有用刀子,朱由检就绝不动嘴皮。

明朝的文官不怕皇帝,因为皇帝讲道理,讲道理却是文官最拿手的,就算皇帝拿下他们,他们的名声反而更大。

但文官却非常怕厂卫,因为厂卫不讲道理,无论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在厂卫面前都没用。

所以一见厂卫动手,文官立刻息声。

能为了官职而闹事的,却会清高到哪里去。

“传旨,明日早朝,百官觐见”

“传旨,百官不得设宴庆贺”

两道圣旨一下,整个京师都安静下来。

朝堂百官已经全部确认,不可能更改,闹也没用,引来厂卫就不划算了。

至于百官不得设宴庆贺,倒也让不少人眼睛一亮,许多人都认为新帝也许将是中兴之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