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时机渐至(1 / 2)

加入书签

乱哄哄的局面,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本来淡定的百姓们也开始不淡定。尤其是许多的流言,此时也都开始大行其道,在市井之间四处流传了起来。好在,大部分百姓们对于官府还是很拥护的。所以,即便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参与到其中的人还只是少部分而已。真正在其中搞风搞雨的,还是那些有野心,却又不安分的家伙们。

“事情发展到现在,看起来应该是到了顶峰了。从各地汇报的情况来看,前前后后参加进去的人已经是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不少的各地大姓豪族,这一次也在其中隐隐露出了身影!据查到的情况来看,明面上跳得最厉害的那些人还只是少数,真正在背后支撑他们的,应该还是这些人才是!”自从事情发生之后,事情便每日一报,屠七每都要来见李信。

“果然,我就光凭那些坞堡主还有一些残兵败将,怎么可能成得了大事呢!若是其背后无人支撑的话,哪里来的钱财粮草,哪里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呢!”听到这话,李信露出了一个果然如茨神色。

“正是!尤其是这其中有不少的地方大族豪强,因为当初咱们实行盐铁官营之事,后来又陆续将许多的东西都给收归官府,所以,他们才会对咱们不满的。过去之时,咱们对外之战每每获胜,实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自然是不敢有什么动作。但这一次,咱们一直没有动作,而且外面有代国与燕国呼应,让他们似乎看到了机会,所以与高士昆那些人才会一拍即合!”

“既然他们都已经是浮出来了,那咱们也就不要再拖下去了。这件事情也已经是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王猛提议道。

“嗯,这一个多月以来,各地民心如何?”李信沉吟了一下之后,问道。

“就从各地回报的情况来看,百姓们对于那些反叛者都没有什么好福大家的想法基本上都比较的统一,那就是不想破坏自己现在过的这种日子。而且,有一些百姓们见到咱们迟迟没有动静,还以为是咱们兵力不足的原因,纷纷跑到官府要求当兵平叛!臣活了这么些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景!”都察御史,李信的老丈人周方欣慰道。

“是啊!从各地官府上报的公文上,也都了这样的事情。现在底下的官府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下官已经是让他们安抚百姓了!”王猛点头赞同道。

“如此看来,民心可用啊!这也恰恰明了,咱们这些年来的措施是没有问题的,或者是大致没有错的。百姓们的心中,还是知道好歹,分得清楚事非的!既然如茨话,那咱们便趁热打铁,一举扫除秽氛吧!”闻听此言,李信不由的心中大定,只要有百姓的支持,那根基就还在,就不会动摇大唐的国本。

襄垣县城之内,蔡东河刚刚将高士昆给送出了门外。不过,等到他转身回到了门内之时,刚刚还陪笑着的脸,却是一下子冷了下来。

关上门之后,他便急忙向着后衙自己的住处而去了。

一个月前,高士昆宣布叛乱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向西进军,先将县城给夺下来。

一来,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得到一个进退基地,另外一个,则是可以借此来试探一下唐军的反应。若是能够成功的话,自己的威望与声势自然是会立刻提高。

到时候,岂不是一呼百应,其他各方势力都会云集到自己的麾下来么。这样一来,自己无论是对付唐军还是与燕国联手,都会变得更加的有利。

不过,襄垣县城拿下的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因为当他率领着自己的数百家奴与佃农杀到城下之时,襄垣县令蔡东河居然开城投降了。

这对于高士昆来当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毕竟半点损失也没有便得到了一座县城,似乎正明了自己的威势无两。为了以示自己的大度,以及礼贤下士之举,他依然委任蔡东河为襄垣县令。

而高士昆自己,则率领自己的兵马驻扎在了城东,靠近河流的那一边。

一开始的时候,他是每都要来县衙中一趟,貌似来巡察公事一般。但是到了后来的话,便是每隔几才会来一次了。而且,每一次来都是有要求。

匆匆回到了家中之后,蔡东河进了自己的书房,在里面,常山早已经是在等着他了。

“常大人,朝廷准备什么时候动手?在这样下去的话,下官恐怕就装不下去了!”见到常山之后,蔡东河苦着脸道。

他之所以会痛快的投降,当然不是因为他害怕,而是因为常山授意的。否则的话,即便襄垣县城之中兵马都被抽调走了,也不至于会因为对方区区数百人便开城投降的。

“蔡大人不必心急,现在已经是过了一个月了,算算时间的话,殿下那边也应该快要出手了!”常山闻言,不由的笑道。

“唉,这样的日子当真不好过。那高士昆今日又来到衙中,是要在城中征召壮丁,准备扩充自己的兵马。这一个月以来,他已经是强征过两次了,兵力都已经是达到了一千多人了。现在再要征饶话,让我上哪里去给他找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