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一棵小白杨站在土梁上(2 / 2)

加入书签

自知老汉前脚还没进上房屋,坐在炕上的老伴儿就一声接一声的开始数落埋怨了。老两口显然为这旱烟锅子的事儿不知闹腾了多少次了。自知老汉就是忌不了,他也深知这是老伴儿心疼自个儿,但是没办法,烟瘾一上来浑身都不舒坦。本就因心梗落下病根的自知老汉也早感应到自个儿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的颓败,但是在生老病死面前他又能奈何呢!只能听天由命的过活一天是一天。

在三狗的再三撺掇下,祖母还不待老汉上炕,就把三狗要去书房上学的事儿告知了自知老汉。毕竟祖父别看脾气大,对于祖母的话向来也是三思而后行的,至少绝不会一口否定。这也是三狗唯一的机会。

“啥!上学!那手伤成那样,磕了碰了咋弄!”祖母的话刚说完祖父就跟着急眼了。显然跟三狗料想的结果完全不符合。

三狗可是自知老汉最心疼的孙子了。掐指算来,自知老汉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女娃子都不作数,光孙子就有个,可是真论最疼爱哪一个,非三狗莫属。毕竟这娃儿自打出生一满月就一直睡在老汉的火炕上,自知老汉天天搂着小孙子,心里也难免不乐呵。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六年多的时间了,总是形影不离的,自然格外的心疼关爱。他可不想这娃儿再出现什么差错,那真是要了他的老命了!

三狗一听老祖父不答应,噘着小嘴儿呆愣在被窝里也不敢说话。一想到胖墩儿、龙大炮、史敬忠他们都能坐在教室里面,听着年轻貌美的女老师唱歌儿。三狗一时忍不住竟不觉的抽泣了起来。他多么想回学校啊!只是这该死的右手完全限制了自个儿的自由,怕人笑话,三狗已是连续几个月没能跨出屋门一步了。他甚至都羡慕屋外老槐树上面的麻雀儿,叽叽喳喳的无所不能。

自知老汉沉默着,咂着旱烟杆儿并没有搭理他。他又何尝不想孙子儿像正常人一样蹦蹦跳跳无忧无虑呢?只是出了这个门,伤口磕了、碰了,不懂事的娃娃儿瞧见那断了的手指头再数落挖苦几句可咋弄!老汉这是在刻意护着他心疼的孙子啊!没有人能理解他。三狗的抽泣声,老汉听得明白,他又不是聋子耳朵又不背。只是实在想不出招儿,这才一脸的无奈。

关于郑文娟的二姐要来龟寿小学上音乐课的事情就安排在第二天的下午。直到晌午饭后,自知老汉依旧没有正面回答,屋子里的气氛还是同往常一样,没有欢声更谈不上笑语。甚至于成三狗在台桌上夹菜的时候,因左手的笨拙不熟练,把菜散落在桌面上的时候,他明显的感觉到父亲成老三那种威严而不屑的眼神。

是啊,在这人生的第一节音乐课眼看着就没了着落的时刻,他竟然明显的感受到了来自于亲人间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外在的威胁。不,那是一种嫌弃!

成三狗端着饭碗再次回到后院那棵壮实而高大的核桃树下时,眼睛里早已噙满了委屈的泪花儿。这是三狗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最确切的感受。像极了被抛弃在野外的牛犊子,任凭你怎样的冲天惨叫,都丝毫掩饰不了内心的恐慌和无助。

这又能怪谁呢?一个肢体残缺的牛犊尚且会被牛群所抛弃,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呢!调皮、捣蛋所付出的代价三狗必须自己承受。在这养伤的短暂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不知多少次听到过母亲在亲友面前说过,都是他自己调皮捣蛋捅出的篓子犯下的错。有时还当着三狗自个儿的面就这样说。这样说母亲的内心或许能够得以宽慰,只是时日一长,谎话说的多了假的也变成了真的。仿佛这伤情完全就成了三狗一个人自作孽不可活的过错。

母亲也开始嫌弃了!三狗能不委屈!但他深信,爷爷是疼爱他的。有这一点儿,他就满足了。

对于甘河子四周的大小村落而言,有城里毕业的年轻女老师前来上音乐课,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这不,孩子们早早的就拥挤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面,为了誊出更多的空间以便于全校四个年级的学生都能集中起来,那些饱经沧桑的长条桌早已被搬离了教室。现在正整整齐齐的拥挤在屋外的窗檐下,崴了脚的桌椅凄惨得龇牙咧嘴。

三狗跟在祖父自知老汉的身后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通往甘河子附近的羊肠小道上。这条路他再熟悉不过了。并不是因为不远处就有自家的地,而是,这也是通往龟寿小学的唯一的一条路

下了前面的斜坡跨过横贯南北的甘河子石头滩一转弯就可以进校门。三狗的心里竟然不安了起来,爷爷说的对,万一磕了、碰了怎么办!泪珠儿竟躲躲闪闪的让他眼前恍惚了起来。

“爷,咱不去了!”三狗突然停下来叫停了走在前面的自知老汉。

“啥!咋?不去了!”自知老汉睁大眼睛瞅着眼前的孙子,他实在不明白这娃儿心里头成天的究竟在想些什么!

“爷!咱就在这土台子上望着,一会儿他们唱歌咱能听得着”三狗这是在宽慰疼他爱他的爷爷。毕竟,每次陪他来上学的都是面前这个慈眉善目的老头儿

一棵呀小白杨

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干儿壮

守望着北疆

微风吹

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

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当学校的教室里传出悦耳动听的歌声时,成三狗并没有跟着歌唱,他知道,自己已经不适合歌唱,至少是满腹忧伤的现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