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青春有梦梦飞扬(2 / 2)

加入书签

“有事啊!”青山先生显然已经看透了孩子眼神中淡淡的忧伤,一面抚摸了孩子的脸庞脸上流露出暖心的慈祥。

“先生!我我”这个乖巧而机灵的娃娃终于没能出声。

“这娃儿!有啥说啥嘛!吞吞吐吐的!”这不是埋怨,是实实在在的焦急。

“先生!我我有个姐姐我想想让她来学校教教教大家音乐!”郑文娟的声音渐渐下沉,似乎难以掩饰内心的恐惧。

毕竟这是学校,是有很多规矩的地方。就像成三狗、龙大炮、史敬忠那样吊儿郎当的混混儿也要敬畏三分,更别说一向乖巧的郑文娟了。在她看来这简直是无理取闹,对先生的大不敬。可是实在的她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单一的考虑为先生解忧。

“这,这是好事儿啊!”先生的眼睛里满满的洋溢着一股子难得的喜悦。

郑文娟的家境他再了解不过了,在这穷乡僻壤之间那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他爷爷郑三钱那是远近文明的老中医,后代也差不到哪儿去。儿子在省城虽开了商行做生意但对子女的教育却丝毫不含糊,三个女儿老大继承了祖父的行当做了专职的医生,就供职于远近闻名的省城医学院。二女儿更是受了青山先生的教化,勤奋努力的要当上一名人民教师。三女儿郑文娟这不正战战兢兢的站在先生的面前。

说实话郑家这父子两辈人才济济,多多少少都离不开青山先生的启蒙教育。这也是先生这几十年教育生涯里值得喜悦的地方。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能开诚布公的为孩子的教育无私奉献。更多的只是混个识文断字便中途放弃了,或是回家务农或是有了其他的行当。谁又能把教育真真正正的挂在心上呢?毕竟手头不宽裕,孩子想读家里也供不起。

郑文娟的想法恰好同先生不谋而合。其实青山先生早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苦于学校实在拿不出额外的补助,这才一拖再拖的不敢决断。毕竟,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人家替你完成教育的职责义务呢!

郑文娟更是无论如何也没能想到先生竟答应的如此干脆。扎着麻花辫儿的小脑袋左摇右晃的像极了戏文里呆萌可爱的木偶人儿。

现在是散学时间,孩子们早已叽叽喳喳的叫着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整整齐齐的排成了四列纵队。这一点其实不难,学校就坐落在甘河子东岸,按照周围四个村子的方位排好队即可。只是乡里的娃娃儿性子野,必须从高年级挑选出一两个块头大有影响力的娃娃儿当路长。

所谓路长,就是专门负责这一路人马回村路途的安全管理。实际上话说得再透彻一点儿就是看着他们不至于去祸害沿途的瓜果菜园。毕竟,出了校门这一帮娃娃儿若是野起来,别说三位老师,就是再来十个也远远不是他们的对手。

学校早些年是吃过这样的亏的,老师还没来得及锁门,身后的娃娃儿早已四散而开。在田野沟壑间到处飞奔逃窜着,只一顿饭的功夫就将邻村桂英嫂家的两树毛桃给霍霍得一干二净。这桂英嫂为人强势难对付,一不做二不休的愣是坐在校门口叫骂了整整两天,闹得鸡犬不宁的。上学的娃儿没一个敢靠近连门也进不了,学校愣是被逼得停了两天课。后来要不是公社书记亲自出面安抚陪了两袋苞米,估计能给折腾到县上去。如此看来,路长的地位简直是无人能够替代。

就近的郭家村小学,是几百人的大学校,学生散学的时候都排成了整整齐齐的队伍,唱着整齐的歌谣。那精气神,那嘹亮的嗓门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只是龟寿小学只有四个教学班,人员少,条件差。学生压根儿哪里上过什么音乐课,就是连趣味十足的自然课也难以为继。用老师的话说:“啥啥也没有,你让人咋弄?”

青山先生多想在自己离开之前能听到队伍间嘹亮的歌声响彻在学校四面方的田野间啊!显然,这一种几近奢望的梦想看来即将实现了,只是谁也不曾料想到最终会是一位看似不起眼的小女生帮衬着,让悦耳动听的歌声在这间破败的寺庙里激情飞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